释永信的大名很多人都听过,从少林光环到争议缠身正规低息配资,他一直是话题人物。
然而曾在之前,在香港就有这样一个女版“释永信”,她就是曾经的香港定慧寺住持,释智定。
她究竟是如何凭一己之力在定慧寺翻云覆雨?
1967年,史爱雯(后来改名龙恩来)出生在吉林。
26岁那年,她带着对大城市的向往和全部积蓄南下香港闯荡。
现实很快给了她当头一棒:没有香港身份,寸步难行。
展开剩余91%为了在香港留下,她通过相亲,火速嫁给了本地货车司机岑伟荣。
这段婚姻目的明确——拿香港身份。
目的达成刚满一年,她就以“性格不合”为由离婚,这段关系完成了它的“使命”。
离婚后,龙恩来在铜锣湾开了家服装店。
本以为生活安定下来,却遭遇更大的打击:她陷入热恋甚至怀了孕,结果对方卷走她的积蓄,留下一身债务人间蒸发。
她被迫卖掉店铺,靠打零工艰难还债。这段经历让她深感世态炎凉。
35岁那年,心灰意冷的她选择在香港定慧寺出家,法号“释智定”。
释智定能说会道,也很会做表面功夫,在寺里很快脱颖而出。
短短三年,就从普通尼姑升到了负责接待重要香客的“知客师”。
她人生的转折点在2005年到来。
当时定慧寺面临拆迁危机,有开发商出高价想买地。
释智定挺身而出,带领信众高调“护寺”,多次在媒体面前慷慨陈词:“这是百年古刹,给多少钱都不能卖!”
这场护寺行动成功了,释智定也一战成名。
第二年,她众望所归地被推举为定慧寺历史上第一位女住持。
当上住持后,释智定更用心塑造自己“高僧大德”的形象。
她要求僧众严守戒律,自己则每天雷打不动地坚持早晚课。
佛诞日必定亲自带领信众虔诚诵经;见到老弱病残的香客,总是嘘寒问暖,甚至自掏腰包接济。
这些“善举”为她赢得了极好的名声,定慧寺的香火也越来越旺。
然而,谁也没想到,这张在人前慈眉善目的脸背后,藏着完全不同的另一副面孔。
在释智定眼里,定慧寺早已不是清修之地,而是她的“私人钱袋”。她捞钱的法子可不少:
1.借佛敛财: 最常用的就是打着“修寺庙”的旗号募捐。“重修大殿”、“重塑佛像”…名目不断。信众们出于虔诚捐的钱,大部分都悄悄进了她自己的口袋,真正用在寺庙上的少得可怜。
2.虚报骗补: 她虚报寺里僧人的数量,每年从政府那里骗来不少宗教活动补贴。
3.“佛光”高价租: 把寺庙里的厢房装修成豪华套间,以每月几万港币的高价,租给想“沾佛气”的信众住。
4.天价素菜馆: 甚至在寺庙后院偷偷开了家高档素菜馆,一顿饭能收上万块,可菜色跟普通素斋没啥两样。
为了掩盖这一切,她精心做了两本账:一本是给税务局看的“穷庙”账,全是亏空;另一本记录真实巨额收入的“黑账”,则锁在她卧室的保险柜里。
释智定能在寺里呼风唤雨这么多年,光会捞钱还不够,还得靠她“会来事”。
她经常组织信众活动,对那些有钱有势的“大施主”更是百般讨好,陪着喝茶聊天、讲经说法,哄得人家心甘情愿大把捐“功德款”。
靠着这些见不得光的手段,释智定积累了惊人的财富,过上了极度奢侈的双面生活:
白天,她是身披袈裟、手持念珠、劝人“清心寡欲”的庄严住持;
可一到晚上,她就换上黑丝短裙、高跟鞋,戴上假发混迹夜店,把清规戒律全抛在脑后。
她在香港买了套价值4000万港币的豪宅,雇了好几个佣人,家里空调24小时不停。
衣帽间里塞满了LV、爱马仕等名牌包包,梳妆台上全是顶级化妆品。
她养的几条宠物狗,光是每个月的美容护理费就要7000多港币,比很多普通人的月工资还高。
这种奢靡程度,实在让人咋舌。
2015年,释智定和她最信任的徒弟因为分赃不均彻底闹翻了。
掌握了大量内幕的徒弟一怒之下,把她的老底全抖给了媒体和警察。
警察突击搜查的结果,惊呆了所有人:在她的豪宅里,搜出了成捆的现金、没拆封的名牌包。
佛堂的功德箱后面竟然藏了个暗室,里面堆满了金条、珠宝,价值好几千万港币。
卧室抽屉里不同颜色、款式的假发,成了她“精彩”夜生活的铁证。
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,徒弟还爆出猛料:释智定出家后,竟然和两个在寺里担任要职的和尚长期保持着不正当关系!
铁证如山,释智定最终因为诈骗、洗钱等多项罪名被判刑入狱。
曾经香火鼎盛的定慧寺,也因为这桩丑闻名声扫地,信众跑了大半,再也恢复不了往日的景象。
这场轰动的佛门闹剧虽然结束了,可众人不得不陷入沉思:
一个彻头彻尾的骗子,怎么就能在佛门清净地横行这么多年?
释智定的故事就像一面镜子,照出的不仅是个人的堕落,更让我们看到在信仰、利益和人性的复杂交织地带,我们需要更多的清醒和反思。
END.
编辑丨阁中话史
文字丨仅代表个人观点
图片来源丨来源于网络
喜欢请点赞关注!正规低息配资
发布于:山东省